供销改革促发展 | 县供销社:县乡村供销组织体系引导示范合作社带头致富
2020-11-18 19:13:37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邝东昱 | 作者:胡恒珲 黄玲艳          浏览量:3494

县供销合作联社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各类为农服务载体功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在舜峰镇贝溪村舜溪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香芋加工厂内,村民们正在打包新鲜的香芋。该村种植的香芋是经过多年种植优选出来的品种,不仅个头大、均匀,而且芋头肉质软糯多粉,产量大。

香芋种植户胡波说:“产量是现在种了一百多亩,品质这些怎么说了,(个头)比较均匀,没有说大好多那种,小又小好多那种。预计今年的销售额,这要看行情去,按照去年的话就还可以,应该有个几十(万)吧。”

舜峰镇贝溪村村支书陈林兵说:“合作社主要是针对大的种植户进行一个种植培训,达到一个标准化生产;第二就是一个品种的改良,引进优质品种,进行跟踪监测;再一个就是引进初加工的老板过来,帮我们在本地进行一个初加工。”

贝溪村香芋种植有三十年的历史,起初是各个种植户独自发展,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也没有形成标准化生产管理。2008年在县供销合作联社的引导下,该村成立了舜溪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全村香芋种植大户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抱团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舜峰镇贝溪村村支书陈林兵说:“在2008年的时候,经过我们县供销社就带领我们村支两委就牵头成立了我们临武舜溪香芋合作社,成立合作社以后,通过合作社,包括供销社帮助我们到外地去学习,就引进了地膜覆盖储存香芋过冬这么一个办法,还有建立了合作社营销中心。”

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县供销合作联社在引导基地生产发展过程中,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县供销合作联社争取政策扶持资金98.5万元,支持贝溪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我们通过供销社争取了一笔中央财政资金,搞这个香芋基地这块,修了一个水渠,机耕路,还有那个拦水坝,几年来效果怎么样呢?”  “这个项目搞好以后呢,这个香芋产业的种植发展还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解决了灌溉还有交通这一块,可以机械化作业,这个产量大大提升,成本有所下降,效率提高了很多,谢谢你们。”“没有,这是供销社应该的,最近香芋这块情况怎么样了?”“今年的长势还可以,销售已经逐步逐步地在上市了。”

近年来,在村级供销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带动下,贝溪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更多的村民陆续加入了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种植香芋。目前,全村香芋种植面积已达7000余亩。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合作社的种植技术也更加成熟。

香芋种植户胡波说:“销路推广这些嘛,然后技术扶持,因为有的不懂哦,才开始做两年,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就去咨询他们嘛。”

舜峰镇贝溪村支书陈林兵说:“比方说种植这一块,每一个月有一次召集这个种植大户进行种植的一个讲解,并进行一个跟踪,使这个种植大户全部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个生产。之前没有这个合作社的时候,他是直接拉散装地到全国各地大型的批发市场去卖,有了这个营销中心以后,全部是在我们本地这个营销中心这里分级打包。分级打包这块呢,第一是降低了成本,第二个增加了就业岗位,实实在在为合作社的成员,包括全村的村民以及周边有劳动力的村民,都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增加了实际的收入。”

据了解,县供销合作联社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与农民共同组建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户开展合作经营。同时,进一步拓展农民合作领域,在部分乡镇、村委发展土地流转、农机服务、消费合作、公共服务、资金互助等产业型和服务型合作社。

西瑶乡新塘村村支书钟英文说“我们呢,县里面的供销社也是他们本着服务'三农',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供销社第一是为我们发展了罗汉果产业基地;第二带动我们种鸡鸭一些农副产品、水果各方面。村级供销社比方说像我们合作社在起步的时候,供销社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在技术方面都是大力的扶持。”

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8个、农产品经纪人190人。供销合作社直接参股的专业合作社5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家。

县供销合作联社通过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形成职责清晰、上下贯通、整体协调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不仅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农服务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责编:邝东昱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